图片说明:8月19日,桂林市七星区“桂林惠仁小石头文化有限公司”产品展示大厅,桂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桂林石画的代表性传承人团队,邓凤竹(左)、王勇(中)、吕珊蔚(右)肖像。裴蕾摄
图片说明:8月19日,桂林市七星区“桂林惠仁小石头文化有限公司”产品展示大厅,广西工艺美术大师、桂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桂林石画的代表性传承人邓凤竹向黄武博士介绍桂林石画的发展情况。裴蕾摄
图片说明:8月19日,桂林市七星区,“桂林惠仁小石头文化有限公司”展示了1幅由广西工艺美术大师、桂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吕珊蔚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制作的桂林石画作品。这幅作品采用宝石、桂林鸡血玉和漓江石等材料,通过拼贴、镶嵌等工艺制作完成。裴蕾摄
据邓凤竹等人介绍,桂林石画主要采用宝石、桂林鸡血玉和漓江石等材料进行创作,制作过程全为手工完成,对艺术审美和技术要求较高。因她从小患小儿麻痹症,深感残疾人在就业方面存在诸多困难。所以团队也积极为解决残疾人士就业创造条件和机会,他们不仅免费向残疾人教授桂林石画的制作技艺,还在食宿等生活上提供帮助,甚至与旅游企业合作,在主要旅游景点为残疾人制作和销售桂林石画提供便利。目前,团队以“桂林石画”为依托,成立了“桂林惠仁小石头文化有限公司”,设计开发出了一系列文化旅游产品,深受市场欢迎。为拓展市场,公司还向各级各类学校和社会团体提供研学体验活动。他们希望“小石头”也能带动桂林文化旅游的“大产业”,帮助更多的残疾人,通过“小石头”传播“大爱”。
通过黄武博士的调研,可以看到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建立健全了各级代表项目名录体系,完善了代表性传承人制度等等保护工作体系。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桂林团扇制作技艺和桂林石画只是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和发展的缩影。这些代表性传承人通过师徒传授、宣传展示、研学合作等等传承和发展各具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他们希望通过各自“小项目”的努力,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和“乡村振兴”等国家“大战略”,在传承和发展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助推文化旅游发展。